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携程、酒旅行业明显复苏,但随着酒店连锁化率提升,携程将何去何从?

原文标题:携程和酒店只能支棱一个

深信报复性消费的梁建章,终于在携程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扬眉吐气了一回。

今年一季度,携程营收达到92亿元,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还要高出13%,同时在这三年间对于各项经营费用的管控使得Non-GAAP口径下,经营利润率达到了28.5%,创下历史新高。

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携程、酒旅行业明显复苏,但随着酒店连锁化率提升,携程将何去何从?插图

积压了三年的出行需求在一季度彻底爆发,淄博烧烤、云南泼水节和上海虹桥火车站首次售罄的火车票,无疑都展示出了一个极度火热的旅游市场。

在这种复苏当中,稳坐中国OTA市场头把交椅的携程,手握抽佣收租的法宝,自然赚的盆满钵满。

受消费刺激业绩激增的公司另外还有一家,只不过它叫拼多多。在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%,京东的自营业务也降低4.3%的情况下,拼多多一季度营收大涨58.2%,可问题是它是一支“消费降级”概念股。
毕竟今年一季度,居民存款新增15.39万亿元,比过去全年新增存款还多。钱都存起来了,消费如何复苏?

与之对应的,是今年号称史上最强的五一假期,高达2.74亿的出行人次刷新了历史记录。全国旅游收入飙升至1481亿,同比几乎翻了三倍。但略微一算,人次平均开支不过540块,比2017年还少了50块钱。

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携程、酒旅行业明显复苏,但随着酒店连锁化率提升,携程将何去何从?插图1

一边是积压了三年的旅游热情集中爆发,一边是消费者兜里越来越没钱。这种矛盾交织的报复性旅游撑起了携程漂亮的财报。

但在为携程贡献了最多收入的酒店行业里,酒店龙头们正在悄然掀起“供给侧改革”。日后,携程的租,恐怕越来越难收上来了。

01、一枝独秀的OTA

过去三年里,旅游业毫无疑问是受伤最深的那一个。

“开门即关门”的酒店业哀鸿遍野,中国酒店数量缩水近三成;民航业集体处于半歇业状态,航班取消率一度超过50%,615架飞机停在机场待业。

靠着机票和酒店流水赚钱的携程自然也不好过。2020年,携程的营收近乎砍半,净亏32亿。直到2022年末,旅游复苏有了苗头,携程国际业务猛增,携程的出境机票和酒店预订量在第四季度分别增长了200%和140%,一举让携程完成了全年由亏转盈的KPI,还净赚了14亿。

第一批出国旅游的有钱人是携程业绩的强心剂,这种势头在今年愈演愈烈。

今年一季度,携程的出境业务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的40%,而行业平均只有15%。携程国际平台Trip.com上的酒店预订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,达到了2019年的两倍多。国际业务也因此成了梁建章在财报会议上重点表扬的对象。

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携程、酒旅行业明显复苏,但随着酒店连锁化率提升,携程将何去何从?插图2

“强势反弹”的业绩不仅让携程在一众消费复苏概念股里一骑绝尘。就算是和同样受益于报复性旅游的民航、酒店相比,携程的复苏来的也更猛烈一些。

过去三年,国内航司按照平均每三天就亏掉一台C919大飞机的速度,一连亏了3000亿,等于是把疫情前十年攒下来的家底全亏光了。

到了今年第一季度,全国航班量和旅客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,带动大航司大幅减亏,中小航司实现盈利。

但受制于民航的特殊性,供给一时半会儿很难跟得上暴涨的需求。开年至今,航司忙着招聘、增加班次,从空姐到飞机都要重新配。

酒店业也终于在今年熬出了头。第一季度,酒店集团们靠涨价实现了翻身。华住营收44.80亿元,净赚10亿元,净利率高达22.32%,远超2019年同期的4.15%;锦江、首旅、亚朵也不遑多让,集体扭亏为盈。

和航空公司类似,酒店的供给在一定时间内也是固定的。尤其是在热门旅游目的地,一度出现了酒店房间供不应求的情况。五一期间,酒店能想出“99元睡大堂沙发”的奇招也不足为怪了。

面临大规模的“报复性出游”,不管是航司还是酒店都有些措手不及。但对于携程来说,这却是空前的利好。

毕竟,订机票和酒店都得上携程,即便是某条航线和某家酒店的预订爆满,平台始终有着弹性更大的供给——全季订满了大不了换如家,大理没票了也可以改去昆明。只有出行才是唯一的刚需,怎么都很难绕过携程。

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携程、酒旅行业明显复苏,但随着酒店连锁化率提升,携程将何去何从?插图3

种种迹象表明,报复性旅游的甜头都让携程尝到了。但问题是,携程躺着赚钱的逻辑,是靠低利润的票务去带动高利润的酒店业务,如果酒店不想和携程分蛋糕了怎么办?

毕竟没人喜欢中间商赚差价。

02、顺风局还能打多久

不可否认的是,报复性旅游潮里,携程是大多数消费者绕不开的平台,这是携程能躺赚的最大利好。

问题在于,酒店可不这么想。

携程的收入主要靠住宿和票务支撑,两者加起来超过总营收的80%。从营收规模上来看,票务和住宿相差不大。但从盈利能力来看,卖票远不如卖酒店赚钱。

2015年的“提直降代”之后,携程的国内机票预订和火车票的佣金均在2%附近,而酒店的佣金率则能高达15%。

作为OTA平台的携程和酒店的关系并不对等,约等于一个是地主,一个是佃户。携程靠酒店抽佣赚钱,酒店们必然苦不堪言,华住创始人季琦就曾明确表示,“不会被OTA卡住流量的咽喉”[1]。

对比携程的各业务收入来看,交通票务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33.5亿增长至最新的41.5亿,涨幅23.95%,住宿预订业务的涨幅却只有区区的15%。在沸沸扬扬的“酒店太贵”的吐槽里,多少显得有些不合理。

无论是酒店涨的价还是新增的预定量,多数还是被酒店自己赚走了,携程并没能独享。

当然,也有可能是携程出境机票增速确实太高导致的。

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携程、酒旅行业明显复苏,但随着酒店连锁化率提升,携程将何去何从?插图4

早在疫情前,酒店集团就动了和携程脱钩的心思。巨头们亲自下场做私域流量,想方设法地避开携程。“华住会”的会员数量在2017年就突破了1亿,至今,华住酒店集团的客房里有85%都是通过自家APP卖出去的。

酒店集团们自己能卖的客房越多,携程赚的也就越少。对于眼下的携程来讲,过去三年加速提升的酒店连锁化率,则让酒店们有了更多和自己掰手腕的底气。

疫情三年里,小酒店们入不敷出,只能含泪关门。但酒店集团们却能够趁势抄底,2019年至今,锦江的客房数量则从84.5万间扩张至110.3万间,超过了希尔顿,是目前仅次于万豪的全球第二大酒店集团。

与2019年相比,中国酒店个体户数量在2021年下降了32%,而连锁酒店的数量则增长了10%。中国酒店的连锁化率从三年前的26%提升至了如今的39%。

如今,国内几大酒店集团的话语权更重了:前10大酒店集团把控着70%的连锁酒店市场,而这一趋势在过去三年中酒店集团抄底“个体户酒店”之后更加明显,尤其体现在其手握的大量储备项目上(已签约未开业的酒店)。

例如锦江在2022年底已经开业的酒店有11560家,储备的有4395家;华住中国在营酒店8411家,待开业2544家[2]。

酒店行业将越来越集中。这对携程来说,无疑是个坏消息。

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携程、酒旅行业明显复苏,但随着酒店连锁化率提升,携程将何去何从?插图5

和海外酒店集团相比,中国酒店的连锁化率提升,还远远没到天花板。根据中泰证券[3]的测算,中国酒店的连锁化率将提高至欧洲(50%)和美国(70%)之间,提升空间还很大。

眼下,中国OTA相比酒店更为强势,这一方面就是由于酒店的连锁化率还不够,另一方面,更在于中国的酒店还是太便宜了。

目前,中国酒店结构仍以经济型为主,其客房数量占比近60%,“性价比”是消费者选择经济型酒店的最大考量。而OTA平台的信息聚合和搜索能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比价,因而消费者和酒店都更依赖于OTA平台。

但若从长期来看,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在酒店上花更多的钱,中国酒店结构向中高端转型的趋势不可阻挡。比如华住的中高端酒店占比就从2018年的26.6%提升到了如今的42%。

中高端酒店越多,酒店的品牌价值就会对消费者决策产生越大的影响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投向酒店集团的自有渠道。

不仅如此,酒店越贵,服务就越非标,专业化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。这也就意味着,品牌方的专业化管理能力是难以被OTA平台所取代的——花数千元住高端酒店的客人,自然想要从下订单的那一刻开始,就能享受到品牌提供的差异化服务。

说到底,酒店集团和OTA平台就像是坐在天平的两端。一头越强,另一头就越弱。

03、内忧外患

在携程2022年的年报里,海外业务成了携程倚仗的第二条腿。

整个2022年,梁建章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海外,在中国疫情政策放开之后,他曾信心满满地说过“现在是中国旅游公司出海的最佳时机”[4]。

早在2015年,携程开始布局国际市场,先后投资了Travelfusion、Skyscanner、Trip.com等多个平台。目前已覆盖了约200个国家,拥有多个海外呼叫中心和当地的机票业务运营牌照。

在携程的设想里,做海外业务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——毕竟中国人是全球旅游最大的消费群体,先靠庞大的客源在海外低价拿下旅游资源,然后再做全球旅客的生意。

但截至目前,携程的海外业务的大头,仍是靠着收购而来的Skyscanner贡献的机票预订收入。在酒店预订上,携程面临的是比中国更为强势的酒店集团:在美国,以万豪、希尔顿、温德姆为首的六大酒店集团就吃掉了56%的市场份额。

这些酒店集团的老客户们多半都是直销,不走OTA平台。根据环球旅讯的数据,酒店在线预订市场上,美国只有40%的订单是靠OTA完成的,而中国的这一比例是70%。

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携程、酒旅行业明显复苏,但随着酒店连锁化率提升,携程将何去何从?插图6

海外市场难攻。在本土市场上,美团、抖音来势汹汹,都盯上了酒旅行业这块蛋糕。

美团做酒旅,思路是用高频低消(餐饮)带动低频高消。坐拥7亿的庞大流量,美团只用了携程1/5的获客成本,就轻松切进了酒旅行业。数据显示,美团酒旅有80%的客户是从外卖引流而来,最高峰时期,美团一个月能签下6000多家酒店[5]。

第一季度的报复性旅游直接把美团的到店酒旅业务送上了百亿规模。据推算,美团的到店酒旅业务营收大约105亿,2022年同期76亿,同比增长约38.2%,较2019年一季度则增长了133%[6]。

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携程、酒旅行业明显复苏,但随着酒店连锁化率提升,携程将何去何从?插图7

抖音的本地生活业务则靠着更低的佣金杀入市场。最新数据显示,抖音的住宿软件服务费率上调至4.5%,但和携程比起来还是相形见绌——携程的酒店预定佣金最低10%,最高15%[7]。

做外卖的美团和做短视频的抖音都打起了酒旅的主意。这一方面是因为携程自身没流量,人们只有在想要旅行的时候才会打开携程app,而坐拥庞大流量的抖音、包揽本地生活一条龙服务的美团,自然都想“顺手”把同为本地的酒店生意也做了。

更为致命的是,这种刷视频时顺便订个酒店的方式,或将改变传统的、目的地型的酒店消费行为——当抖音把1000元一晚的三亚海棠湾威斯汀酒店推到消费者面前时,很少有人能忍住不买:去不去另说,不行还能闲鱼转卖。

美团、抖音大张旗鼓地加入了酒旅业务的争夺。而在携程瞧不上的低毛利的低端酒店市场,还有“小角色”同程旅行在暗自发力。

过去三年里,同程旅行先后收购同程国旅、同程旅业,整合旅游产业链,再通过微信小程序力推只有携程半价的跟团游项目,成功俘获大批下沉市场用户。

这种“旅游业拼多多”的策略,让同程成为了OTA平台里复苏最快的。截至一季度末,同程旅行的月活用户超过了2.86亿,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43.6%,营收25.9亿,净赚5个亿。

不过携程本就是同程持股20%多的第一大股东,这种苦活累活让小弟做也没什么不好。

没有流量壁垒也没有价格优势,左右夹击之下,携程自己转头做起了乡村游。

第一季度,携程在全国新增了4家度假农庄,目前已有23家携程农庄在国内12个省市落地。这些农庄美其名曰“乡村振兴”,是携程构建旅游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举措。

但携程做农庄,意思就和美团做酒店差不多。本可以躺着收租的地主,怎么还要跑来和佃户抢着耕田呢?

参考资料

[1] “反骨”华住,靠私域再翻身

[2] 锦江酒店、华住集团财报

[3] 中国酒店连锁化率天花板探讨,中泰证券

[4] 对话梁建章:现在是中国旅游公司出海的最佳时机,环球旅讯

[5] 美团大战携程,赢在哪里?

[6] 2023年Q1美团财报解读:拨开云雾 始见月明,走马财经

[7] 涨佣金做团购,抖音酒旅业务向美团靠近,环球旅讯

本文来自 有数·胡晓琪

版权声明:
小编:牛A与牛C之间
链接:https://www.wuleba.com/2192.html
来源:吾乐吧软件站
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,请于下载后 24 小时内删除,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打赏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

下载说明:请不要相信网盘那边的广告,不要下载APP,普通下载就完事了!